投稿邮箱

智慧团建

青年信箱

|青春绿青年成长

当前位置

>

首页

>

青春绿青年成长

>

正文

>

假如没有山楂树

来源:    日期:2017-12-17 23:27:26  点击:

不知道是电影影响还是心理作用,看完《山楂树之恋》后,我竟有着想要终止一切事物再发展的冲动,电影中有着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这促使我想要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更加充满向往之情。我想这也许是对这部电影全篇布局规划的一个必然结果,目的则是让更多人去深刻反思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实质内涵。

影片以冷色调为主,画面干净,人物情感流露真实,性格刻画得十分逼真。而“惜时如金”则是这部电影的突出特点。很多剧场皆用字幕代替,看似跨剧,实则让人觉得紧凑,层层递进,相辅相呈,不失为一部衔接得当、有始有终的电影。

对于看完电影后的感觉,我想我还是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电影从一开始就在提醒我们故事发生的原因-山楂树。在文革大背景下,女主人公静秋为了采写山楂树的文稿作教材出版,所以来到了长有山楂树的西坪村,而这棵山楂树却较为独特,它开的花是红色的。但却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开红色的花,静秋也是,老三也是,只是就其简单认为那是“革命烈士流血染红的”山楂树。而观众及主角却不知道对于山楂树开红花这一奇异现象,则是整部电影结局索引。它是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物体线索。从这个角度吸引大量群体的眼光,也为电影的创作内容搭建平台。

在静秋与老三恋情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情节的安排以一颗糖、一支钢笔、一根树枝来促进男女主人公感情递进的同时,也同样推动了电影情节的发展。这样巧妙的细节安排,实为制作人的用心之处,而且在此处电影已在呼应主题,整作铺垫,从糖、钢笔、树枝的长度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感情越来越浓厚的同时,他们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尽管最后两心情相同,却也天各一方。

在一个情节发展中讲到,静秋回到了城里,而相继老三也回到了城里。老三出现在城里的原因是为了去检查矿石,其实,那矿石可以交由别人送去的,可老三为了见静秋,毅然选择去送矿石。而老三可能是在此期间受到矿石辐射的。这里有是一个铺垫,在揭示原因的同时,也在暗示结果。

电影中老三和静秋恋情发展得愈演愈烈,从开始的送山楂到最后的送钱,直到有一天被静秋妈妈发现,才终止了这样的来往与交流。在被发现的当天,他们俩被静秋妈妈叫到小屋里进行交谈与协商。静秋妈妈为了静秋的前途与未来,要求两人三年之内不得来往,直到静秋事业稳步。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三在给静秋穿鞋的时候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电影情节为何要安排老三在此时哭呢?第一,为了突出老三对静秋深厚的感情与不舍的情怀,第二,老三想用他对静秋的爱来换取静秋的前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此时的老三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有异样了,他本想趁现在留点时间陪静秋的,可是这已成奢望了。电影以这样的心理刻画方式,使的人物性格特色更为突出。给观众一个深刻的印象。

在生命面前人总是显得很无力,我们无法把握它的来与去,只能一边挣扎一边颓丧。老三在得知他的病情之后,并没有想过尽一切办法存活下来,而是选择面临死亡,然而电影中有介绍他父亲是高干既然是高干,那么老三的病的治疗是是有希望的,可是电影的结局却告诉我们老三死亡的消息。可想而知,老三是做了死亡的准备,他可能是怕他活下来是一个异物,就像山楂树开红花,而山楂树是被歌颂的,他则是被嘲笑的。在此时的老三面临不只有死亡,还有对静秋的承诺,他曾告诉静秋会陪她一辈子的,可是如今的他却不能兑现这样的承诺,留下的就只是盘桓与无奈。虽然在电影中忽略了这些情节,但从电影情节发展动向,不难让人修补这些缺失的内容,留给观众填充的空间,不失为一种人性化的安排!

这部电影从表面上看是讲述老三和静秋单纯的爱情故事,实质上却在不断彰显矛盾。电影情节不断反映爱情与前途的矛盾,生存与死亡的抉择,相守与离别的无奈……所以文革背景下革命情怀是致使男女主人公走向悲剧的一个潜在因素。

也许看过电影的大多数人会沉浸在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故事里,甚至会去赞扬讴歌他们单纯而伟大的爱情,但是人们并没有看到这份爱情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成立的条件。即使老三没有患病没有离世。他们俩的爱情也会有无数阻碍,无数个跨越不了的沟鸿,比如家庭背景差异、时代政策的阻碍、社会的人言眼光。所以,不管电影怎样的发展,他们的结局都会是一样的。张艺谋导演以这样方式来安排电影的结局,是所有情节搭配中最为合理的一种,而这样的安排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所以,假如没有山楂树,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电影,就不会延伸出这么好的剧情,就不会引起我们这么深入的思考。所以《山楂树之恋》的放映,是偶然也是必然。(编辑 郑静静 责任编辑 翁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