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理论学习   |   先进典型   |   教育管理   |   学生资助   |   心理健康   |   公寓管理   |   民族事务   |   学生事务   |   辅导员之家
  本站首页 >> 学工新闻 >> 正文 >>
小课堂 大思政——湖北民族大学多维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5-07 09:36:05 来源 点击数:

转载自恩施新闻网(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通讯员谭学文)“在哥哥姐姐的耐心讲解下,我不仅理解了‘红石榴’所蕴含的团结与和谐之美,还认识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近日,湖北民族大学“红石榴”宣讲团来到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中心小学开展宣讲,五年级学生杨智欣表示收获满满。

近年来,湖北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拓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互嵌式”管理模式,围绕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社会实践、民族团结进步等开展系列活动,将“小课堂”与“大思政”有效融合,在历史触摸与文化互动中厚植家国情怀,生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红色足迹映初心

思政教育“活”起来

3月27日下午,恩施烈士陵园松柏凝翠,湖北民族大学100余名来自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怀着崇敬之心,开展“‘石榴籽’同心祭英烈 民族魂共铸中华志”主题实践活动。

青山翠柏前,退役复学学生木扎怕尔·木合塔尔身着戎装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何功伟、刘惠馨等革命先烈行鞠躬礼,肃穆缅怀英烈。

湖北民族大学1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到恩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摄

湖北民族大学1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到恩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摄

绕陵聆听革命事迹时,讲解员深情讲述何功伟狱中“为天地存正气”的绝笔信、刘惠馨宁死不屈的忠贞气节,让在场学生深受触动。

“从天山马兰到武陵忠堡,每一处红色印记都见证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谱。”新疆籍学生贾濛轻抚纪念碑感慨。藏族学生李拉昂错表示:“作为新闻专业学生,我们要成为红色故事的传播者,让先烈精神在融媒时代焕发新光彩。”维吾尔族辅导员艾尔肯·吾斯曼现场以“家国一体民族团结”为题讲微党课,通过回民司令马本斋、彝族首领小叶丹等促进民族团结的史实,让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入脑入心。

近年来,该校少数民族学生多次走进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清明祭奠英烈主题活动,将思政课桌“搬”到纪念碑下,打造行走的、有“知”有“味”的思政课堂。

2024年4月,湖北民族大学组织3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走进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报国之志”红色之旅。同学们认真观看陈列品,聆听讲解员介绍张富清老英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深受感动。

该校民族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思政课堂搬到恩施烈士陵园、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就是要让少数民族青年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根脉,让广大师生在追思中感悟先烈精神,在缅怀中汲取奋进力量。

文化交融润心田

老少共叙团结情

4月12日,湖北民族大学各民族学生代表走进恩施旗峰养老院,用多元文化表演搭建代际沟通桥梁。

现场,天山脚下的石榴红、雪域高原的格桑香、武陵山区的连厢韵,在同学们的歌舞中汇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绚丽图景:土家《摆手舞》拉开序幕,冬不拉弹唱《民曲串烧》、快板《同仁堂》、舞蹈《连厢欢歌》等节目依次上演。土家族《嗬嗬吔》的豪迈与藏族民歌的悠远交织,地域特色文化通过舞蹈、美食、服饰等形式,彰显着中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

湖北民族大学“红石榴”活动走进恩施旗峰养老院。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摄

湖北民族大学“红石榴”活动走进恩施旗峰养老院。全媒体记者谭琼辉 摄

演出结束后,学生们分组与老人促膝交谈,分享过往经历与成长故事,年轻的手握紧沧桑的掌纹,温暖的对话让两代人的心相连。

“活动让老一代看到了民族团结在青年中的生动传承。”该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何永红表示,同学们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将各民族文化符号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既是青春风采的展示,更是“多元一体”文化血脉的赓续。

大手拉小手,民族团结一家亲。湖北民族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积极参与民族地区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7月,湖北民族大学“红石榴·同心课堂”赴疆实践团再次远赴新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该校自2022年与新疆伊宁市墩买里街道协海尔依其社区共建实践基地以来,第三次深入新疆开展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通过开展“红石榴·同心课堂”“爱中国·故事讲述”等一系列活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设民族团结教育小课堂,采用理论文化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生动风趣的讲课方式激发小朋友的兴趣,为社区儿童讲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意义,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培根铸魂同心圆

实践育人谱新篇

近年来,湖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通过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等多元载体,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奉献的舞台”上增强文化认同。

学校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年实践路径,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24年5月9日,湖北民族大学第九届民族文化节拉开帷幕。近半个月时间里,“中华民族一家亲游园会”、“团结乐章·民族歌舞嘉年华”联欢会、“同心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绘画活动等相继开展,为各族师生互学共融搭建起平台。

自2010年开始,该校已举办九届民族文化节,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余次,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次,成为学校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力载体。

2024年11月7日,湖北民族大学“红石榴”宣讲团首次宣讲活动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举行。来自不同学院的28名宣讲团成员两两组队,深入班级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讲、交流、互动。

宣讲团成员以“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为主题,从“红石榴”的内涵进行剖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精神”等概念,通过有奖竞答、趣味互动等形式引导同学们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和学习伟大的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中。

据介绍,宣讲团组建以来,先后赴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利川市马前小学、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中心小学等地开展宣讲30余场,听众达1500余人。

“学校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湖北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彭扬阳


友情链接 MORE>>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高校思政网     全国高校资助信息平台     全国征兵网     湖北省学生资助网     湖北民族大学     民大青年网    
版权所有:湖北民族大学 │Copyright©2015 www.hbmzu.edu.cn |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445000)
电话:0718-8438945 | 传真:0718-8437832 | 招生咨询:0718-8439097 | Email:hbmyweb@126.com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址
鄂ICP备05003316 | 恩公网安备422800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