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当前停留页面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

深耕课堂育英才 名师领航促成长——教师教育学院举办基础教育名师进校园系列讲座

作者:教师教育学院大通社   发布时间:2025-04-03 10:07:44   来源:教师教育学院大通社

本网讯(通讯员 王清芳 饶印思 胡聪颖)为助力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探索职前培养与基础教育实践融合的新路径,近日教师教育学院成功举办“基础教育名师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恩施市实验小学三位一线名师——语文教师卢丽芳、英语教师刘金乔,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毛琼走进校园,通过模拟课堂、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等形式,为小学教育专业师生带来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盛宴。200余名小学教育学生及教师参与活动。

卢丽芳:用趣味课堂点亮语文启蒙教育

3月25日,系列活动首场讲座由恩施市实验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卢丽芳担纲。作为“湖北省精品课一等奖”获得者、恩施市优秀教师,卢丽芳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多元的教学技能,为师范生呈现了一堂充满童趣的一年级语文课《青蛙写诗》模拟课堂。

课堂上,卢丽芳巧妙运用情景演绎法,将池塘、荷叶、水珠等元素搬上讲台,通过角色扮演、儿歌创编、书法示范等互动环节,让抽象的汉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的生活图景,生动展现了汉字的文化魅力。卢丽芳的趣味教学理念贯穿课堂始终,其幽默亲和的教风、张弛有度的课堂把控,让在场师范生深切体会到“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刘金乔:创新教学示范引领英语教育新发展

3月27日,恩施市实验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刘金乔带来《新课标导向下小学英语“听说读写看”融合教学课例解析》专题报告。作为深耕小学英语教学的名师,刘金乔多次在英语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此次她的讲座紧扣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展开,并创新性地提出“五位一体”教学逻辑,即在传统“听说读写”基础上,融入“看(viewing)的技能培养。

讲座中,刘金乔以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MyHome》为例,解析了从教材文本到教学活动的转化过程。她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任务,如“家庭布局图描述”“房间功能对话”“家居设计提案”等,将听力训练、口语表达、读写结合与思维可视化进行了有机融合。为了让师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魅力,刘金乔老师还特别设计了“天气主题”互动工作坊。在工作坊中,师生们通过电话卡牌对话、小组情景剧创编等沉浸式活动,亲身感受任务型教学法的独特魅力。“真正的语言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交际需求中。”刘金乔老师着重强调,教师应成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以《Seasons》单元的教学为例,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双语节气海报、采访外籍教师等活动,实现了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双向提升。

毛琼:以生为本,让语文与生活同频共振

4月2日登场的毛琼是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毛老师在语文教学领域成绩斐然,荣获“第三届荆楚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恩施名师”“恩施语文学科带头人”“硒都最美教师”“师德模范”“教育先进工作者”等众多荣誉称号。她以“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从课堂到生活的意义建构”为题,分享了她深耕语文教育的实践智慧。作为践行“361快乐课堂”的优秀教师,毛琼以“李白的朋友圈”这一创意切口,打开了“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的融合路径。

“当我们把《将进酒》《赠汪伦》等古诗放入‘唐代文人社交’的大语境,让学生为李白设计朋友圈文案、撰写‘点赞评论’,经典文本就活在了当代生活中。”她特别强调:“教学创新的本质是回归教育初心——看见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作为心理咨询师,她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要运用课堂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毛琼还分享了如何通过课堂观察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构建支持性课堂生态,为师范生提供了教育教学与心理辅导的双重启示。

名师进校园,在实践镜像中明晰成长方向

三场活动中,名师们“接地气”的教学案例与教育理念引发热烈共鸣。小学教育专业的王同学表示:“卢老师的课堂让我明白,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用儿童视角解读世界的能力;刘老师的任务设计教会我,语言教学要像织网一样,让每个技能点都服务于真实的交际需求;毛老师的项目化实践则打开了我对‘大语文’的认知,原来语文可以连接历史、生活与学生的心灵。”

据悉,教师教育学院名师进校园系列活动还将陆续开展多种学科专场,通过更加多元的形式,构建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常态化交流平台,为师范生成长赋能。

(编辑 刘竑均 审核 曹骞)


湖北省教育厅 恩施州教育考试院 湖北民族大学 未来学堂

Powered by 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718-8238334
国家工信部备案:鄂ICP备11015725号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