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您当前停留页面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正文 >

与经典同行·绘人生底色——我院19级小教班举行11月读书交流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24 14:46:10   来源:

本网讯(通讯员 唐婕 张前锐)为激发我院师生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经典能力、检验我院学子阅读经典情况,2021年11月18日下午2:30,教师教育学院在德智楼9A405-1教室举办“与经典同行·绘人生底色”——小学教育专业读书交流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刘际华、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刘佳、预科教学部负责人冯惠玲、小学教育系系主任李梦琪、19级小教班班主任邹太龙,本科班主任朱薇、高变丽,预科班主任胡雪、彭国荣、古兰拜尔等应邀出席,19级小教专业全体同学参与此次读书交流会。读书交流会由郭奥雨同学主持。

首先,庄上熙同学从教师、阅读与教育力量三方面分享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结合生活经历,她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三个特点阐述了教师工作的特点;结合本专业相关知识,她认为阅读是促使学生智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关于教育力量方面,他认为个人、集体、书籍、教师和家庭是教育儿童的力量之一,认为教育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是多方面的综合的结果。

紧接着,普美同学分享了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在分享中,她认为学校教育应当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彻底改革传统教育,建立充满关心的教育环境。针对关心的功用,她认为,学校是关心的中心,应当发挥学校的重要作用;针对关心的内容,她主要介绍了“关心知识、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人类世界”七个方面。

随后,田洋洲同学分享了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她以18度井水恒温的故事叙述了人对事物的主观意志以及阐述了“住在主观世界”的观点。由主观意志为出发点,结合阿德勒相关观点,她提出“越自负的人越自卑”的观点,认为“优越情结”与“夸耀不幸”源于人的“自卑情结”,并提示同学们要悦纳现在的自己,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最后,姚海霞同学分享了《乡土中国》一书。她从土气、不流动、聚村而居、熟人社会等角度阐述了“乡土本色”一词,紧接着从乡土格局以及乡土格局下道德特点解释了差序格局。在讲解中,结合当下我国实际,她认为从《乡土中国》看教师队伍发展,应高度注意教师培养的本土化、乡土化。在她看来,乡村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应当是本土化招生、教育与就业与本土化培训、教学、管理、文化渗透的有机结合。

整个读书交流会中,冯惠玲老师与刘佳老师分别对四位同学所讲内容做出点评,并勉励四位分享人继续深度学习,勉励所有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与经典同行,增育人生底色,绘人生美丽画卷。此次读书会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湖北省教育厅 恩施州教育考试院 湖北民族大学 未来学堂

Powered by 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0718-8238334
国家工信部备案:鄂ICP备11015725号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