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介绍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介绍
2021-03-03 10:09:46阅读 次
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
学科简介:民族学学科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依托于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0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21名,博士49名;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
下设二级学科:
(一)民族学(030401)
研究方向一: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方向重点结合武陵地区实际,以武陵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族群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以及民族学学术史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理论性的学术探讨和应用性的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方向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传承、内涵、特性、功能、价值、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方面展开探索,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发展,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模式与途径。
研究方向三:文化产业发展本研究方向运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文化环境、文化寓意、文化内涵、文化产品、竞争手段、消费者心理等因素开展调查,探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2)
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问题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性意义。
研究方向二:中国民族政策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注重政策实施的过程性研究,研究成果直接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制定、充实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方向三:武陵地区民族问题研究本研究方向研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内容、性质、作用,从历史的纵深层面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演变、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现实的视野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方法和措施。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法学门类下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的二级学科之一,属于民族学与经济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该学科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民族学、民族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民族学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新兴学科。
研究方向一: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本方向应用民族学、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区域市场开发、区域规划、企业区位选择、区域投资环境以及区域竞争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索具有少数民族区域特色的经济政策。
研究方向二:民族地区产业经济发展
本方向以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要素资源流动、空间发展以及产业的动态变动规律,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揭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经济与整体社会产业经济形成的差异,促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
研究方向三:民族地区金融与贸易发展
本方向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机制,分析金融和贸易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机理,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金融创新与贸易发展政策。具体内容包括:金融与贸易相关理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问题,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供求特点与政策差异,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金融创新与贸易发展。
(四)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
研究方向一: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史本研究方向以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分析少数民族社会在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史中总结历史变迁的规律。
研究方向二:少数民族文化史本研究方向以民族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展开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法的研究,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规律。
研究方向三:武陵地区历史文化本研究方向以武陵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武陵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中研究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机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五)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二级学科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民族学涵盖目录下的二级学科,是院校共建的重点学科。2011年经湖北省学位办批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由美术与设计学院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学制为三年,授予法学学位。主要由艺术学专业、民族学的优秀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导师组为研究生授课。
本学科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重点研究该区域艺术理论与方法、民族美术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充分发掘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发挥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建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是充分利用地域民族艺术文化资源,研究、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艺术文化,是践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方针的时代需要。
研究方向一:少数民族艺术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以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其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内在联系以及民族性特征,以促进本区域内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继承、发展与创新。
研究方向二:民族美术理论与实践
本研究方向主要对民间造物艺术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进行研究,梳理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概况和过程,对其提炼、加工,结合当代艺术审美理念,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其转化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艺术作品,创新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六)民族社会学(0304Z1)二级学科简介
民族社会学是民族学和社会学交叉融合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运用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当代民族社会与文化和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旨在揭示民族现象的社会制约性和社会-文化现象的民族多样性,探讨多民族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机制。
研究方向一:民族社会与文化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及其变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分层与流动、民族社会变迁、民族文化及其变迁等问题。重点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变迁。
研究方向二:民族社区发展主要研究民族社区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及其发展、扶贫开发与贫困治理、美丽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问题。重点研究武陵山区城乡社区发展问题。
研究方向三: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主要研究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状况及其体制机制创新、民族社会治理的文化基础、民族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等问题。重点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七)民族法学(0304Z2)二级学科简介
民族法学为民族学所属二级学科,本专业致力于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等问题的研究,旨在丰富民族平等理论、深化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提高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研究方向一:民族法学基础理论。一是法学基础理论;二是民族法学一般理论;三是民族法学方法论。
研究方向二:法治与民族区域自治。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二是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法治实践。
研究方向三: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一是法治在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功能;二是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
(八)民族体育学(0304Z3)二级学科简介
民族体育学是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文化学、医学等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认知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象,探讨、解释民族体育各领域之间的矛盾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学科呈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的关系。民族体育学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二级学科点,下设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体育教育两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民族体育文化方向运用体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民族地区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将民族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现象、文化价值进行深度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振兴,推进现代化转型与产业化进程。
研究方向二:民族体育教育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为基础开展研究,将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充分整合,推进现代体育科技成果向民族体育教育转化与利用,注重将民族体育教育与民族学、人类学、体质学、医学、环境等多学科进行交叉,对民族地区人群体质健康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指导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校级重点学科——会计学
学科简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以会计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会计学、审计学、信息化等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专业方向一:会计实务
本方向围绕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生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侧重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环境优化、会计工具应用等方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处理会计实务问题、运用会计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专业方向二:财务管理
本方向借助财务信息化技术,侧重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投融资、运营管理、预算管理、业效评价、成本管理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战略规划支持能力。
专业方向三:审计实务
本方向利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手段,侧重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各类鉴证业务、税务筹划、管理咨询等,以培养学生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和内部管理等的能力。
校级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
本学科的目标是打造“学术研究有原创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作为”的学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载体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科的特色发展。本学科围绕学科方向凝练和学术团队建设做了长期的工作,通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储备,目前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是校级培育学科,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学科特色鲜明。研究方向具体归纳为:
研究方向一:区域经济学
本研究方向立足武陵民族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民族诸方面的特殊性,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研究特色:(1)武陵山片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2)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3)武陵山片区生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优势:现有研究集中在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农村土地、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口发展等积累了系列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二:产业经济学
本研究方向以武陵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武陵山片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色:(1)武陵山片区产业经济发展与演变规律;(2)武陵山片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3)武陵山片区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优势:现有研究集中于旅游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区域产品品牌价值、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
研究方向三:贸易与金融
本研究方向突出贸易与金融应用学科特点,主要介绍区域贸易、金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政策。特色:(1)反贫困视角下武陵民族地区贸易与金融发展模式研究;(2)武陵民族地区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3)武陵民族地区贸易与金融政策研究。优势:现有研究集中于金融扶贫、贸易脱贫、贫困地区贸易资源等方面。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
2022-06-14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6月11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全胜一行莅临我院开展A...
2025-03-31
本网讯(王晨曦/文/图)2025年3月31日,武汉轻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全胜携金融学系主任邢慧茹一行莅临经...
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体观看《2025年春...
2025-03-27
本网讯(记者 段由燕/文 肖雅轩/图)为进一步提高全院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坚决防范和...
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2025年第一期师...
2025-03-27
本网讯(李毅/文 肖雅轩/图)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