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点击量:次
信息来源:融媒体中心作者:宋正悦 胡谦怡 谭锦镕 恩珠编辑:阎裕如审核:廖希为
签发:罗翔宇
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9月12日,学校在行政楼一号会议室组织举行“讲铸牢、建支点、促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本次活动由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联合主办。
比赛现场
本次比赛分为教师组与学生组。经过选手的激烈角逐与评委的严格评审,来自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教师杨旖旎及学生李拉昂措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分别荣获本次演讲比赛教师组及学生组的第一名。
在教师组演讲比赛过程中,各位教师紧紧围绕主题,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为观众带来一场场发人深省且极具感染力的演讲。努尔别克·艾孜玛洪结合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在《我成长的路就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路》中分享各民族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让听众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唐自君以《馕香茶暖同心圆:从天山到武陵的共同体答卷》为题,将新疆的馕与湖北武陵地区的茶文化相融合,展现不同地区各民族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中共同绘就中华民族共同体美好画卷的生动实践。 杨旖旎以《石榴抱籽映团结 星火聚光耀山河》为题展开演讲,巧妙用“石榴籽紧密相拥”作喻,生动诠释各民族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又以“点点星火汇聚”为引,深刻点明民族团结能凝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照亮山河大地的磅礴力量。她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深刻的主题阐述以及精湛的表达技巧,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教师组选手比赛现场
在学生组演讲比赛过程中,选手赵崇敏以《苍山莲翠峰 清江照初心:从三交到互嵌》为题,通过讲述自身经历并现场展示西兰卡普与云南扎染拼接作品,诠释民族交流交融深意。选手杨漾在《一声乡音,一句普通话,一份民族情》中,通过分享自己在恩施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支教经历,阐释语言相通促进情感相连的深层内涵,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凝聚力。选手郭月宁以《山的回响,心的共同体》为题,以英语教学为媒介,在课堂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文化观念。选手李拉昂措以《三代人的路,一条共同的根》为题展开阐述,通过介绍家族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个体命运中的深刻体现。她字正腔圆的发音、鞭辟入里的情感剖析以及自信大方的表达方式赢得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认可,获得学生组比赛第一名。
学生组选手比赛现场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罗翔宇点评。他将“铸牢”比作合金锻造,阐释了各民族深度交融、形成牢不可破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他对选手表现表示肯定,表示演讲结构需层层递进,避免忽视“建支点”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既需以第一人称切入,立足参与者、奋斗者身份增强真实感与感染力,又要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用鲜活故事传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