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正文>

外国语学院2023年秋季学期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暨红色经典读书会顺利举办

2023-10-23 11:00:06

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了解我院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10月19日,我院在倍阅书店二楼召开了2023年秋季学期少数民族座谈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琴出席活动,学生工作处民族事务办公室主任谭俊妮、学生科全体辅导员应邀参加,座谈会由辅导员胡杰老师主持。


(座谈会现场)

本次座谈会围绕民族团结主题经典著作《静静的艾敏河》,以阅读经典、分享经典的读书会形式展开。首先,学生科胡杰老师介绍了《静静的艾敏河》一书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题内容,并请与会同学分享读书心得。

“《静静的艾敏河》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特别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让人大为震撼,引人深入思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内蒙人民用朴实、真诚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民族团结的典范,是汉蒙两族人民情同手足、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生动写照。”谈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来自新疆沙湾的巴格坚同学娓娓道来。

同学们也纷纷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并为民族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精神所触动,现场氛围十分浓厚。

(座谈会现场)

在自由发言环节,来自新疆阿克苏的娜飞莎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并分享了她在大学的成长过程。娜飞莎同学说到:“我的家乡有很甜很甜的苹果,还有棉花、南瓜等特产,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品尝。说起我的大学生活,起初在大一我是很迷茫的,但是到了大二,我除了平时的专业课学习,我还会去参加各种比赛去锻炼自己的胆量,开拓视野。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从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可以找准努力的方向。”

“大一的时候,我发现新疆的英语和现在所学的英语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我有些无法适应,每天要上早自习,感觉很困,没有办法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状态,所以那段时间压力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同学们的帮助,我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到了大二我会积极的参加各类活动,为考各种专业类的证书做准备,就感觉一切都开始变得有意义了。”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麦迪娜同学分享道。

其他同学也一一发言,讲述了在校期间学校和学院老师以及身边同学给予的帮助和关爱,并简要汇报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

随后,谭俊妮主任就我校少数民族同学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少数民族同学积极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适应大学生活,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同学们拥有大格局,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二是坚守底线,方能冲过终点线,在校要遵循规则,强化法纪意识,不做违背校纪校规的事:三是努力学习,练就真本领,大学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好理论知识,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同学、老师、学校的认同感。

(谭俊妮老师分享)

最后,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琴老师在总结性讲话中再次分享了自己阅读《静静的艾敏河》这一本书的感受,并对与会同学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要有“风吹草不折,弱极而生刚”的坚韧,面对利诱迷惑是要坚定立场,坚持做“对”的事、走“正”的道;二是希望同学们要有“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的豁达,在困难、挫折、矛盾失败面前要理性思考、坦然面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三是希望同学们要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要时刻感恩祖国的培养、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朋友的陪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牢记自己是“国家的孩子”。

(赵琴老师总结讲话)

一直以来,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做到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帮扶,努力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后外国语学院将进一步把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带领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那样抱成一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座谈会师生合影)

(文字:兰雅琦 图片:程丹妮 编辑:胡杰 审核:赵琴)


copyright 2020 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445000)     电话:0718-8439036     Email:webmaster@hbmy.edu.cn   鄂ICP备05003316  恩公网安备422800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