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为收藏| 学校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热血”青春:民大青年志愿者的特殊毕业告别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叶雪的无偿献血故事

“我要在毕业离校前再献一次血”5月18日,叶雪来到恩施州中心血站,用她在大学生涯中的第16次献血,进行一场别致的毕业“热血告别”。叶雪,一名来自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四年来,她用全血捐献4次、成分献血12次23个治疗量的热血行动镌刻无悔青春,用总计献血量6100毫升的志愿奉献表达对母校、对恩施最真挚的深情厚谊。

叶雪赠送锦旗给采血站护士姐姐们

叶雪即将挥别“仙居恩施”,回到“花海毕节”当一名中学教师,当她面对讲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时,也会想起那些年留在恩施的足迹,那些流淌在土家人苗家人血脉里的热情。故乡与恩施虽然相距千里,但接近的经纬度,造就了相似的山形地貌,甚至口音、口味都相差不大,所以叶雪很容易地就融入了她的第二故乡——恩施。细数大学四年的点滴过往,老师的谆谆教诲、同窗的殷殷关爱;课堂上的专注、辩论赛场上的雄辩;五环体育场上的呐喊、樱花园中的漫步;优异成绩单、优秀辩手证……回忆闪现,思绪凝结,要用怎样的语言,要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对恩施的热爱与眷念呢?才能表达对母校和师友的感激与不舍呢?就在叶雪纠结万分的时候,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时,一本记录满满的无偿献血证的出现点燃了叶雪的情绪,“对对对,我要在毕业离校前再献一次血!”

2019年盛夏,刚刚步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叶雪,在一次校园无偿献血活动中,她了解到血液相关知识,迄今为止还不能人工合成,其珍贵性不言而喻,每一次捐献,就可能拯救一个垂危的生命,血液在人体里,是可以再生的资源,适量献血无损于人的健康。从此,叶雪被这“生命源泉”所深深吸引,“我要为我热爱的恩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想法镌刻在叶雪心中。随着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加深,更加坚定了叶雪要将这项公益事业坚持下去的决心,只要法定献血间隔期一到,她就撸起袖子即时献出一份爱心——400毫升全血。六个月的全血捐献间隔期,对于爱心满满、青春正好、身体健康的叶雪来说,实在有些漫长,当她得知捐献血小板的法定间隔期只有14天的时候,她当即决定从无偿献血志愿者“普通”队伍,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核心”队伍中去,定期捐献成分血——血小板。于是,短短四年里,叶雪捐献全血4次、成分献血12次23个治疗量、总计献血量6100毫升,这一系列数字不知不觉中写进了她的“全国无偿献血电子证书”,那一张“2020-200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铜奖”证书对她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和情操做出了肯定。

叶雪在捐献血小板


叶雪的电子献血证截图

在毕业之际,叶雪想起那个她最为珍视的证书,回忆起在穿刺的疼痛中,采血站机采科护士姐姐们用爱心、责任心帮助她克服了对粗大针头和鲜血流淌场景的恐惧,从而达成了她志愿奉献的心愿。通过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使她明白了生命的崇高在于奉献,奉献可以帮助别人,又可以快乐自己。“就这么定了!”叶雪在离开恩施前夕, 与同学院的黄志峰、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何政宇同学相约一起前往采血站进行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成分献血,并在“热血诀别”时送给采血站护士姐姐们一面锦旗。在临行之际,叶雪同学说到“我是来自贵州毕节的一名普通学生,就读于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我的母校,身边还有很多优秀的志愿者也在默默的帮助他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只是许许多多献血志愿者中最普通的一个,捐献血液,救助生命,这是我献血的初衷。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生命的美好,希望大家能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伸出援手,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这份奉献的初心是母校对我的教导使然,这份诚挚的爱心是我对母校最真诚的祝福。”

最新动态

专题专栏

  • 媒体看民大

  • 桂园英才

  • 视频播报